2019年1月,全國范圍內啟動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一年來專項治理工作成效顯著。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專家何延哲認為,當前相關治理已進入“深水區”,“例如,在手機App的隱私政策、賬號注銷等方面,目前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但還面臨‘從有到優’問題,即用戶是否能看懂、操作是否簡便?再比如,強制索權問題已經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否做到了‘最小、夠用’?這些都還有提升空間。”
智慧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如何建立數字時代的相互信任也成為論壇關注的話題。“智慧城市處在開放的互聯網環境下,用戶群體數量大。”國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師李新友就網絡可信身份體系建設進行分享時認為,如果信任度參差不齊,用戶會因其身份核實難、安全意識低,容易成為攻擊者的突破口。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惠志斌也表示,隨著新一輪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全面來臨,信任的約束條件都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傳統信任關系必然演變為新型數字信任關系。
當前,網絡空間成為國家繼陸、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特別是今年疫情防控需要,更加快了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
5G網絡作為當前“新基建”的重點之一,正在為中國經濟發展點燃新引擎。亞信聯合創始人、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認為,應當以前瞻性的眼光審視數字化系統的安全威脅以及應對策略,在確保數字空間安全的前提下,能夠讓5G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得以有效利用。
“當前,社會更加顯現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趨勢。”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認為,網絡安全、數據安全風險遍布在包括工業生產、能源、交通、醫療、金融以及城市和社會治理等各種場景,“應該用‘大安全’的概念重新定義網絡安全。”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建設,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取得明顯進展。“加強網絡空間基礎研究、掌握核心技術是解決網絡空間安全的關鍵。”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建平認為,目前我國高層次人才仍然稀缺。要重視網絡安全領域高水平的基礎研究,不能停留于“有病治病”,還要注重構建安全可靠的網絡體系結構,重視高層次人才培養,推動不同層次、不同種類、多樣化的網絡安全空間學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