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領域一直是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的領域,幾年來,從全面開展“四用”制度建設,到試點進行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我市在制度創新中構筑了一道道廉政風險防控的“防火墻”。
治理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關鍵是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只有從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的全過程構筑“防火墻”,權力運行才能規范有序。為此,我市從構建工程建設領域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著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開啟公共權力監管新模式
2009年,以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為契機,我市出臺了《蕪湖市關于開展工程建設管理部門權力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以專項治理促進內控機制建設,以內控機制建設鞏固專項治理成果,構建長效機制,著力防控工程建設管理部門權力運行中的廉政風險。
隨著工程建設領域公共權力監管新模式的運行,18個涉及工程建設管理的單位展開自查,共排查廉政風險點838個,細化制定風險防控措施130余項。工程建設管理部門權力運行流程進一步優化,內部管理機制進一步健全。
全面推進廉政風險點排查
監管新模式啟動后,一場上下聯動,深入排查廉政風險點的行動迅速向縱深推進。
推進從多層面展開。從單位黨政正職、班子成員、中層干部和普通職工四個層面,采取自己找、群眾幫、領導點和民主測評等方式,認真排查廉政風險點。其中,市國土局針對審批、管理、執法等環節,查找出各類廉政風險點45個。
推進從多環節深入。各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圍繞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較多的工作領域,突出人、財、物等權力運行的重點崗位,特別是抓住行政審批、招投標、物資采購、工程管理和工程款撥付等關鍵環節,認真排查可能出現的廉政風險點。建立部門廉政風險“信息庫”,實行對廉政風險點的常態管理。
“制度+科技”打造風險防控新平臺
伴隨著監管新模式的運行,一個以“制度+科技”理念為引領、以現代科技手段控制權力運行風險點的新探索日漸成熟。
各部門針對排查出的廉政風險點建立健全風險防控制度,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工程、重點環節,圍繞加強對決策權、自由裁量權、行政審批權、資金和財務管理權、工程項目和大宗物品采購權,以及對下屬單位重大業務的監控權等權利的制約和監督,跟蹤檢查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執行情況。建立制度建設綜合評估機制,從制度設計是否科學、是否有效覆蓋權力運行全過程以及效用可持續性等方面,進行剖析,不斷完善制度體系,真正實現以制度防控。
在“制度+科技”理念的引領下,涉及工程建設領域的“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數字化城市管理網絡系統”“非稅收入信息管理系統”“農村資產資源資金電子管理系統”等電子平臺相繼誕生,為工程建設領域進行廉政風險點排查和權力運行監控,提供了高效平臺。
“城鎮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在市國土局應運而生。該系統以“宗地”為核心實體,將地籍管理中的空間地理數據與相應的屬性數據連接起來,實現了土地使用管理的全程監控,使信息更透明、執法更陽光。
“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在市住建委新鮮出爐。該系統實現了工程信息公開、管理透明、全程監控、實時糾錯。通過對工程建設信息的全面采集、全程監控,構筑了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和預防腐敗兩個長效機制。
“評標專家語音自動抽取和通知系統”在市招標中心破殼而出。該系統實現了抽取專家名單的保密性和隨機性,有效預防和堵塞了評標專家管理、抽取中存在的暗箱操作等漏洞。
實現對權力運行的全過程監控
“只有對權力的數量、類別和運行流程進行系統梳理,才能全盤掌握風險點整體狀況,才能有效加強工程建設領域風險防控。”為此,通過全面開展清權確權、流程再造、公開亮權,推動了工程建設管理部門權力運行的規范、公開、透明、高效。
各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從建立健全規范權力運行制度入手,清理整合制度。重點圍繞決策、審批、管理、采購、監控等方面權力的運行,加強對節點的控制,實現了對權力運行的全過程、全方位監控。
我市還對工程建設實行“八分開”,將項目規劃、設計、立項、征地拆遷、招投標、投資、建設、審計八個主要環節相互分離,各部門各司其職、相互協作、相互制約,形成了“集體決策、統分結合、規范運行、全程監督”的工程建設領域公共權力監管新模式,有效預防了工程建設管理中權力失衡、過程失控、行為失范等現象。
幾年來,通過運行工程建設領域公共權力監管新模式,以“制度+科技”理念打造現代化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全過程監控,構建了工程建設領域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